91/09/02 聯合報】心律不整 中醫療法蘇聰明/高雄市新復興中醫診所院長(作者亦為衛生署中醫藥委員會諮詢委員)

 

對於中老年人來說,常常會出現心臟亂跳個不停,有時候甚至覺得心臟快要跳出胸口,不但很不舒服,還常讓人誤以為是心臟病要發作的前兆。這類患者多半是因為心律不整所引起,有些人還會出現心悸症狀。目前中醫已研究出治療心律不整的方劑,可作為另一種選擇。依統計,台灣地區每一千人中有五人以上會出現心律不整的問題,尤其隨著人口高齡化,出現後天性心律不整的人將越來越多。雖然大部分的心悸不一定會造成危害,但常常引起患者的恐慌及憂慮。心悸也可能是嚴重心臟病的警訊,尤其是心室性心律不整所引起的心悸,更可能致命,千萬不可掉以輕心。心臟在人體循環功能上扮演火車頭的角色,靠著規律且有效的收縮,才能將血液輸送至身體各器官組織。在心臟右心房的後上方有一群具有發電功能的細胞聚集,扮演著發電機的角色,所產生的電流再經由心臟內的傳導系統傳至心房及心室,造成心房及心室的收縮而造成心跳。

 

但是有的人可能會發生心臟電流傳導「秀逗」的情況,這就會引起心跳不規則。這種心跳不規則稱之為「心律不整」,簡單地說就是心跳異常的總稱,一般人正常的心跳是每分鐘七十二次左右,如果每分鐘的心跳低於六十次以下或是高於一百次以上,就屬於心跳過慢或過快,都可稱之為心律不整。多半以心悸、心跳過快、頭昏及胸悶等症狀表現。除了心臟的毛病引起心律不整外,年輕人因為過度飲酒、喝茶或咖啡等可能讓心跳加快,或造成心房顫動而引起心悸。用於治療氣喘、鼻塞流鼻水的藥物也可能造成心悸。在西醫的治療外,中醫對治療心律不整已有獨特的見解和有效的療法,中醫認為心律不整是因心陰虛不能潛納心陽,或心陽虛鼓動無力所引起,臨床上,常選用近代名醫奚鳳霖的中醫方劑「復脈散」來加減治療,如心跳太快者加柏子仁、酸棗仁及五味子。心跳過慢者加附子、黃耆及桂心。心悸明顯者加龍骨、牡蠣及磁石等,以增強療效。用「復脈散」的目的,在於滋陰扶陽、活血復脈。經過臨床上觀察證明,有調整心律的作用,對心臟的跳動過快或過慢、以及心臟神經官能症等疾病引起的心悸有很好的療效。對於心律不整的患者來說,除了藥物治療之外,合理的生活作息也相當重要,患者在飲食上一定要少量多餐,以免增加心臟的負擔,而所吃的食品也以清淡為主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Bambin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